9CaKrnJIA1s sports.huanqiu.comarticle聂卫平日籍长子亮相围棋擂台赛:棋圣儿子是棋士/e3pmh3jvm/e3pn61psg/e3pn61qfv他是老聂口中最亲爱的“骢骢”,是推动中日围棋交流的友好使者。在第16届农心辛拉面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小圆脸的孔令文,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眼睛眯成一道缝,仿佛就是聂卫平棋圣年轻时候的样子。聂卫平的儿子孔令文1981年9月生于北京,1992年,聂卫平和孔祥明分手后,11岁的孔令文跟随妈妈东渡日本生活。 “从亲情这个角度来说,他肯定做得不够好。”孔令文直爽的性格,同父亲如出一辙。然而,言谈举止中,他分明是尊敬、体恤父亲的。因为围棋,父子重聚首,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要争口气立志成为专业棋手,是因为不服父亲,这是一个10岁孩子最初的梦想。“那时候我跟随母亲去了日本,心里比较委屈,想要替母亲争口气。”于是,孔令文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在比赛中战胜父亲。品学兼优的孔令文在升入高中前,慎重地向母亲提出,不去参加高中考试了,要成为日本棋院的职业棋手。于是,他和母亲定下君子协定,如果在18岁以前还不能入段,就必须重回校园,考大学。8个月后,孔令文在日本围棋入段比赛中爆出冷门,竟然获得第三名,入了段。那时候,他才16岁。今天,当33岁的孔令文回忆起第一次赢父亲的时刻,依旧念念不忘,“虽然这不是什么正式比赛,但我在20几岁的时候总算赢了父亲一盘,心里特别激动,当时还用手机把棋局拍了照,留作纪念。”身为棋圣之子,幼时的孔令文却并没有得到来自父亲的很多指点,“毕竟一年见面次数只有一两次,都是他率队出访日本的时候。而且,有时候他一看是我下得不好,就不想教了。”直到孔令文转为职业棋手后,老聂给他的指点渐渐多起来。“在各类赛事中,我们经常有机会见面。有时住在一个宾馆里,晚上我就去他房间,向他请教。”尽管资质聪慧,但毕竟学棋太晚,孔令文现在达到七段的水平,亦不足以挑战父亲。他笑言,“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儿时的梦想,这辈子也不会实现了。”冰释前嫌聂卫平和孔令文的父子情,很难用三言两语来形容。老聂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你们都不了解我,我最在乎的是两件事,一是骢骢,二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骢骢,是孔令文的小名,他出生时叫聂云骢。后来随妈妈去了日本后改了姓名。孔令文结婚的时候,老聂并没有去日本出席婚礼,托人代送礼金,但被孔令文婉拒了。2006年,孔令文带着妻子和儿子孔德志回到了中国,老聂高度重视,亲自到机场迎接,能够劳驾老聂到机场去接人,多年来还是头一次。见到孙儿,聂卫平拿出了一个大红包,这一次,孔令文没有拒绝。据孔令文透露,很快孔德志将成为日本棋院的院生,开始“冲段”。黑白之间,悟围棋之道。成为职业棋手后,孔令文对父亲的看法,不像小时候那么单纯了,“我非常敬佩尊重他在围棋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那个年代,他为中国争了光。从这一点来说,我尊敬他、崇拜他。”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同父亲的嗓音如出一辙。不过,在亲情方面,父亲给他幼年时留下的阴影,毕竟是难以消除的,“从亲情这方面来说,他肯定是做得不够好的。”孔令文并不避讳谈这些。常去探望如今,孔令文将更多的工作重点,放到了中国,其中大多数时间在北京,同父亲见面的次数更多了。老聂生病后,孔令文时不时去看望他,并将老聂的病历、化验单、检查单等都复印了,带回日本,请那里的专家研究。然后,日本医生的治疗建议供北京的医生参考。“在日本,请第二位专家会诊,这是很正常的。当然,父亲的治疗方案,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一些建议。”还记得,孔令文和喜爱喝酒的父亲,边喝边聊到半夜。“不过现在,他肯定是不能再喝酒了。最近一次去看他时,状态还不错。”友好使者如今,孔令文承担起帮助日本围棋重返世界舞台的重任。他现在在日本棋院的职务叫中日友好特命棋士。在农心杯这样的比赛中,他担当联络、翻译等工作,在研究室里,他还陪着井山裕太摆棋,十分忙碌。孔令文希望,日本围棋有朝一日能重振雄风,毕竟,围棋若是一家独大的话,也就失去了竞争的意义。“两年前,日本第一次组队参加中国的围乙联赛,遗憾的是,现在降到了围丙。日本没有中国这样的训练模式,平时棋手都是各自为战,所以水平很难在短期内赶上中韩。”今年是中日围棋擂台赛30周年,孔令文有个设想,将他父亲、马晓春、小林光一、大竹英雄、武宫正树等中日棋坛的元老聚到一起,“希望围棋能给中日文化民间交流带来一些正能量。”除了围棋,孔令文还在文化、网络等多方面有所“试水”,常年往来于中日两地。血浓于水见儿子已成家立业,孔祥明完成了抚养儿子的使命,回到了老家四川。“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孔令文非常直接地告诉记者。“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会在母亲节上给她送一朵鲜花。母亲是个朴素人,对她来说,你不乱花钱,才是最好的礼物。”孔令文说,哪怕是生活条件提高了,有钱买贵重礼物,她也不需要。“有时候我来中国出差,想临时买张机票去看她,她会劝我,如果机票太贵,就不要浪费了。”1425867480000责编:denzijun新民晚报142586748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5/0309/20150309102128901.jpg{"email":"denzijun@huanqiu.com","name":"denzijun"}
他是老聂口中最亲爱的“骢骢”,是推动中日围棋交流的友好使者。在第16届农心辛拉面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小圆脸的孔令文,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眼睛眯成一道缝,仿佛就是聂卫平棋圣年轻时候的样子。聂卫平的儿子孔令文1981年9月生于北京,1992年,聂卫平和孔祥明分手后,11岁的孔令文跟随妈妈东渡日本生活。 “从亲情这个角度来说,他肯定做得不够好。”孔令文直爽的性格,同父亲如出一辙。然而,言谈举止中,他分明是尊敬、体恤父亲的。因为围棋,父子重聚首,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要争口气立志成为专业棋手,是因为不服父亲,这是一个10岁孩子最初的梦想。“那时候我跟随母亲去了日本,心里比较委屈,想要替母亲争口气。”于是,孔令文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在比赛中战胜父亲。品学兼优的孔令文在升入高中前,慎重地向母亲提出,不去参加高中考试了,要成为日本棋院的职业棋手。于是,他和母亲定下君子协定,如果在18岁以前还不能入段,就必须重回校园,考大学。8个月后,孔令文在日本围棋入段比赛中爆出冷门,竟然获得第三名,入了段。那时候,他才16岁。今天,当33岁的孔令文回忆起第一次赢父亲的时刻,依旧念念不忘,“虽然这不是什么正式比赛,但我在20几岁的时候总算赢了父亲一盘,心里特别激动,当时还用手机把棋局拍了照,留作纪念。”身为棋圣之子,幼时的孔令文却并没有得到来自父亲的很多指点,“毕竟一年见面次数只有一两次,都是他率队出访日本的时候。而且,有时候他一看是我下得不好,就不想教了。”直到孔令文转为职业棋手后,老聂给他的指点渐渐多起来。“在各类赛事中,我们经常有机会见面。有时住在一个宾馆里,晚上我就去他房间,向他请教。”尽管资质聪慧,但毕竟学棋太晚,孔令文现在达到七段的水平,亦不足以挑战父亲。他笑言,“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儿时的梦想,这辈子也不会实现了。”冰释前嫌聂卫平和孔令文的父子情,很难用三言两语来形容。老聂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你们都不了解我,我最在乎的是两件事,一是骢骢,二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骢骢,是孔令文的小名,他出生时叫聂云骢。后来随妈妈去了日本后改了姓名。孔令文结婚的时候,老聂并没有去日本出席婚礼,托人代送礼金,但被孔令文婉拒了。2006年,孔令文带着妻子和儿子孔德志回到了中国,老聂高度重视,亲自到机场迎接,能够劳驾老聂到机场去接人,多年来还是头一次。见到孙儿,聂卫平拿出了一个大红包,这一次,孔令文没有拒绝。据孔令文透露,很快孔德志将成为日本棋院的院生,开始“冲段”。黑白之间,悟围棋之道。成为职业棋手后,孔令文对父亲的看法,不像小时候那么单纯了,“我非常敬佩尊重他在围棋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那个年代,他为中国争了光。从这一点来说,我尊敬他、崇拜他。”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同父亲的嗓音如出一辙。不过,在亲情方面,父亲给他幼年时留下的阴影,毕竟是难以消除的,“从亲情这方面来说,他肯定是做得不够好的。”孔令文并不避讳谈这些。常去探望如今,孔令文将更多的工作重点,放到了中国,其中大多数时间在北京,同父亲见面的次数更多了。老聂生病后,孔令文时不时去看望他,并将老聂的病历、化验单、检查单等都复印了,带回日本,请那里的专家研究。然后,日本医生的治疗建议供北京的医生参考。“在日本,请第二位专家会诊,这是很正常的。当然,父亲的治疗方案,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一些建议。”还记得,孔令文和喜爱喝酒的父亲,边喝边聊到半夜。“不过现在,他肯定是不能再喝酒了。最近一次去看他时,状态还不错。”友好使者如今,孔令文承担起帮助日本围棋重返世界舞台的重任。他现在在日本棋院的职务叫中日友好特命棋士。在农心杯这样的比赛中,他担当联络、翻译等工作,在研究室里,他还陪着井山裕太摆棋,十分忙碌。孔令文希望,日本围棋有朝一日能重振雄风,毕竟,围棋若是一家独大的话,也就失去了竞争的意义。“两年前,日本第一次组队参加中国的围乙联赛,遗憾的是,现在降到了围丙。日本没有中国这样的训练模式,平时棋手都是各自为战,所以水平很难在短期内赶上中韩。”今年是中日围棋擂台赛30周年,孔令文有个设想,将他父亲、马晓春、小林光一、大竹英雄、武宫正树等中日棋坛的元老聚到一起,“希望围棋能给中日文化民间交流带来一些正能量。”除了围棋,孔令文还在文化、网络等多方面有所“试水”,常年往来于中日两地。血浓于水见儿子已成家立业,孔祥明完成了抚养儿子的使命,回到了老家四川。“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孔令文非常直接地告诉记者。“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会在母亲节上给她送一朵鲜花。母亲是个朴素人,对她来说,你不乱花钱,才是最好的礼物。”孔令文说,哪怕是生活条件提高了,有钱买贵重礼物,她也不需要。“有时候我来中国出差,想临时买张机票去看她,她会劝我,如果机票太贵,就不要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