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p2HAWh7xF sports.huanqiu.comarticle中学生代表中国队对决“空中F1”,世运会居然这么有料/e3pmh3jvm/e3pn61psg8月7日晚,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8月7日,主火炬在开幕式现场被点燃。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作为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本届世运会在中国大陆的“首秀”吸引了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相聚蓉城,参与34个大项256个小项的角逐。这是8月7日拍摄的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8月7日,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外国运动员和“小青椒”志愿者合影留念。当晚有1000多名“小青椒”参与开幕式志愿服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开幕式烟花尚未点亮夜空,软式曲棍球赛场已率先燃起战火。阿尔波·莱蒂拉是芬兰软式曲棍球男子国家队的队员,芬兰队作为新科世锦赛冠军,已经用一场胜利向目标迈进。本届世运会,他们最大的目标是赢下冠军。“软式曲棍球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小众项目。”莱蒂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世运会是除世锦赛之外,另一个对项目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世界大赛。尤其成都世运会首次采用单节15分钟的新赛制,提升了项目观赏性,吸引了全世界软式曲棍球爱好者的关注。“世运会是一个展示非奥项目魅力的‘橱窗’。”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主席何塞·佩鲁雷纳此前表示,“我们不局限于专业(奥运)路线,而是拥抱更多元化的运动。”8月7日晚,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因此,本届世运会有诸多“宝藏项目”,为不少独具特色的小众项目提供了大舞台。源自荷兰的男女混合团体运动荷球正是其中之一。该项目1902年诞生,中国从2004年开始发展荷球运动,2005年郑州大学率先开课、建队。“荷球的规则与篮球相似却独具特色,无篮网和篮板,采用360度无死角投篮,非常考验精准度。”中国荷球队主教练、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教授马襄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自1985年成为世运会正式项目后,荷球在全球加速发展。2017年、2022年两届世运会,以郑州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为主要班底的中国队均获第五名。“世运会汇聚全球顶尖荷球队伍,是检验中国荷球实力的窗口。”在马襄城看来,世运会为各队提供了对话平台——他希望中国队在和世界强队交锋中学到更先进的战术与理念,“这种交流远胜于单纯的训练”。成都世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321名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比赛,是我国1981年参加世运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员来源广泛,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约占2/3,充分体现了世运会的开放和多元。代表中国队参加新兴项目无人机竞速的是3名来自广州市第二中学的少年。刚结束高考的黄悦祺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无人机竞速,被其“空中F1”的速度感所吸引。“无人机竞速需要极高的操作精度和专注度,比赛时飞机时速可达200公里。”黄悦祺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世运会汇聚全球顶尖高手,他期待通过比拼加强交流,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选手的实力,“目前,我们男子项目位居前列,女子项目处于领先地位”。“世运会能让更多人真正认识跑酷。”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体操女团季军的商春松退役后转型成为跑酷选手,并于2024年分别在法国和日本为中国跑酷队拿下世界杯和世锦赛首金。她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长期以来,大众对跑酷的认知多停留在“街头极限”“屋顶跳跃”等片面印象,而世运会首次将跑酷纳入正式竞赛项目,通过标准化的赛道设计、专业的竞技呈现,有望让大众了解跑酷其实是一项全民可参与的综合运动,“我会带着享受过程的心态参赛,希望让大家感受到跑酷的自由与挑战”。本届世运会上,武术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设套路和散打两个小项。29岁的四川籍选手高久尚将参加套路的男子长拳、刀术、棍术全能比赛,他给自己在国际大赛上的“首秀”定下目标,“要在家门口夺取冠军”。散打方面,中国队教练李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近年来,越南、伊朗等国家的选手进步显著,而中国队在亚锦赛上成绩有所滑坡,本届世运会将面临严峻挑战,“对手成长起来说明武术散打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也会全力争胜,让大家通过世运会进一步了解这个项目”。此外,蹦床、攀岩、腰旗橄榄球、垒球、棍网球、壁球等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也将在本届世运会中亮相。在中国攀岩队主教练钟齐鑫看来,虽然世运会与奥运会在组织模式和关注度上有很大不同,但他仍会要求队员以正常比赛节奏应对,“专注展现自身竞技水平”。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世运会为洛杉矶奥运会周期提供了锻炼队伍的机会,既能为年轻运动员积累综合性赛事经验,也可作为明年亚运会的模拟场景,助力完善参赛备战方案。他特别鼓励年轻选手:“享受比赛,展现真实实力就是成功。”中国代表团的321名运动员中包括10名残疾人运动员,本届赛事,我国首次选派残疾人运动员参赛。来自河南的小将孔天赐将代表中国出战残疾人自由潜水项目,尽管从游泳转向自由潜水不到3个月,但她已迅速适应了新项目的要求,并将个人最好成绩(PB)提升至104.5米。作为首次参加国际大赛的年轻选手,孔天赐的世运会目标清晰而坚定:“我的对手主要来自国外,希望这块金牌能留在中国。”同时,世运会也为孔天赐提供了观察与学习的机会,“我想看看自己与健全人选手的差距,了解他们的技术动作。”这种交流超越她的竞赛目标,折射出世运会的多元价值——在这场体育盛会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群体的运动员不仅为荣誉而战,更以运动为桥,传递包容与创新的世运精神。中国青年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见习记者 李梓昂 整理:张小松)1754614743294责编:王怡中国青年报175461474329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8fafce832b8231dcdf95a3c1e23dbba.JPG{"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8月7日晚,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8月7日,主火炬在开幕式现场被点燃。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作为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本届世运会在中国大陆的“首秀”吸引了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相聚蓉城,参与34个大项256个小项的角逐。这是8月7日拍摄的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8月7日,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外国运动员和“小青椒”志愿者合影留念。当晚有1000多名“小青椒”参与开幕式志愿服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开幕式烟花尚未点亮夜空,软式曲棍球赛场已率先燃起战火。阿尔波·莱蒂拉是芬兰软式曲棍球男子国家队的队员,芬兰队作为新科世锦赛冠军,已经用一场胜利向目标迈进。本届世运会,他们最大的目标是赢下冠军。“软式曲棍球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小众项目。”莱蒂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世运会是除世锦赛之外,另一个对项目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世界大赛。尤其成都世运会首次采用单节15分钟的新赛制,提升了项目观赏性,吸引了全世界软式曲棍球爱好者的关注。“世运会是一个展示非奥项目魅力的‘橱窗’。”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主席何塞·佩鲁雷纳此前表示,“我们不局限于专业(奥运)路线,而是拥抱更多元化的运动。”8月7日晚,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因此,本届世运会有诸多“宝藏项目”,为不少独具特色的小众项目提供了大舞台。源自荷兰的男女混合团体运动荷球正是其中之一。该项目1902年诞生,中国从2004年开始发展荷球运动,2005年郑州大学率先开课、建队。“荷球的规则与篮球相似却独具特色,无篮网和篮板,采用360度无死角投篮,非常考验精准度。”中国荷球队主教练、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教授马襄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自1985年成为世运会正式项目后,荷球在全球加速发展。2017年、2022年两届世运会,以郑州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为主要班底的中国队均获第五名。“世运会汇聚全球顶尖荷球队伍,是检验中国荷球实力的窗口。”在马襄城看来,世运会为各队提供了对话平台——他希望中国队在和世界强队交锋中学到更先进的战术与理念,“这种交流远胜于单纯的训练”。成都世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321名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比赛,是我国1981年参加世运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员来源广泛,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约占2/3,充分体现了世运会的开放和多元。代表中国队参加新兴项目无人机竞速的是3名来自广州市第二中学的少年。刚结束高考的黄悦祺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无人机竞速,被其“空中F1”的速度感所吸引。“无人机竞速需要极高的操作精度和专注度,比赛时飞机时速可达200公里。”黄悦祺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世运会汇聚全球顶尖高手,他期待通过比拼加强交流,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选手的实力,“目前,我们男子项目位居前列,女子项目处于领先地位”。“世运会能让更多人真正认识跑酷。”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体操女团季军的商春松退役后转型成为跑酷选手,并于2024年分别在法国和日本为中国跑酷队拿下世界杯和世锦赛首金。她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长期以来,大众对跑酷的认知多停留在“街头极限”“屋顶跳跃”等片面印象,而世运会首次将跑酷纳入正式竞赛项目,通过标准化的赛道设计、专业的竞技呈现,有望让大众了解跑酷其实是一项全民可参与的综合运动,“我会带着享受过程的心态参赛,希望让大家感受到跑酷的自由与挑战”。本届世运会上,武术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设套路和散打两个小项。29岁的四川籍选手高久尚将参加套路的男子长拳、刀术、棍术全能比赛,他给自己在国际大赛上的“首秀”定下目标,“要在家门口夺取冠军”。散打方面,中国队教练李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近年来,越南、伊朗等国家的选手进步显著,而中国队在亚锦赛上成绩有所滑坡,本届世运会将面临严峻挑战,“对手成长起来说明武术散打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也会全力争胜,让大家通过世运会进一步了解这个项目”。此外,蹦床、攀岩、腰旗橄榄球、垒球、棍网球、壁球等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也将在本届世运会中亮相。在中国攀岩队主教练钟齐鑫看来,虽然世运会与奥运会在组织模式和关注度上有很大不同,但他仍会要求队员以正常比赛节奏应对,“专注展现自身竞技水平”。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世运会为洛杉矶奥运会周期提供了锻炼队伍的机会,既能为年轻运动员积累综合性赛事经验,也可作为明年亚运会的模拟场景,助力完善参赛备战方案。他特别鼓励年轻选手:“享受比赛,展现真实实力就是成功。”中国代表团的321名运动员中包括10名残疾人运动员,本届赛事,我国首次选派残疾人运动员参赛。来自河南的小将孔天赐将代表中国出战残疾人自由潜水项目,尽管从游泳转向自由潜水不到3个月,但她已迅速适应了新项目的要求,并将个人最好成绩(PB)提升至104.5米。作为首次参加国际大赛的年轻选手,孔天赐的世运会目标清晰而坚定:“我的对手主要来自国外,希望这块金牌能留在中国。”同时,世运会也为孔天赐提供了观察与学习的机会,“我想看看自己与健全人选手的差距,了解他们的技术动作。”这种交流超越她的竞赛目标,折射出世运会的多元价值——在这场体育盛会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群体的运动员不仅为荣誉而战,更以运动为桥,传递包容与创新的世运精神。中国青年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见习记者 李梓昂 整理:张小松)